產品時間:2023-01-29
胃蛋白酶原I(PG I)質控品;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由泌酸腺的主細胞合成,在胃腔內經鹽酸(HCL)或已有活性的胃蛋白酶(pepsin)作用變成胃蛋白酶,將蛋白質分解成膘、胨及少量多肽本產品僅供科研,不得用于臨床,醫療,食用等
胃蛋白酶原I(PG I)質控品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由泌酸腺的主細胞合成,在胃腔內經鹽酸(HCL)或已有活性的胃蛋白酶(pepsin)作用變成胃蛋白酶,將蛋白質分解成膘、胨及少量多肽。該酶作用的zui適pH為2,進入小腸后,酶活性喪失。
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的前體,根據其生化性質和免疫原性將其分成2個亞群,1-5組分的免疫原性相同,稱為胃蛋白酶原I,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細胞和黏液頸細胞分泌;組分6和7被稱為胃蛋白酶原II,除由胃底腺的主細胞和黏液頸細胞分泌外,賁門腺和胃竇的幽門腺的黏液頸細胞以及十二指腸上段也能產生胃蛋白酶原II。
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細胞和粘液頸細胞分泌。胃蛋白酶原II,除由胃底腺的主細胞和黏液頸細胞分泌外,賁門腺和胃竇的幽門腺的粘液頸細胞,以及12指腸上段的Brunner腺也能產生胃蛋白酶原II。
通常情況下,約有1%的PG透過胃黏膜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循環,進入血液循環的PG在血液中非常穩定。血清PG I和PG II反映胃黏膜腺體和細胞的數量,也間接反映胃黏膜不同部位的分泌功能。當胃黏膜發生病理變化時,血清PG含量也隨之改變。因此,監測血清中PG的濃度可以作為監測胃黏膜狀態的手段。
胃蛋白酶原是由主細胞合成的,并以不具有活性的酶原顆粒形式貯存在細胞內。當細胞內充滿酶原顆粒時,它對新的酶原的產生有負反饋作用。分泌入胃腔內的胃蛋白酶原在胃酸的作用下,從分子中分離出一個小分子的多肽,轉變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已激活的胃蛋白酶對胃蛋白酶原也有激活作用。
胃蛋白酶原I(PG I)質控品
本產品僅供科研,不得用于臨床,醫療,食用等
相關產品